公告版位
八十五年中國海專畢業;八十九年陸軍獨立第六十四旅中尉退伍;九十二年國立體育學院畢業。1995年日本福岡世界大學運動會擊劍選手、漢城亞洲盃選手、亞運培訓選手,辛勤的練習,終究未果。

目前分類:運動與訓練回顧 (36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關於跑步的腳掌著地,在此做個人分析:
想學習跑步動作的跑友可按照跑步三要素:施力、運用、著地來理解操作:
一、施力:跑步施力核心在於「夾腿」動作(第3槓桿原理);
二、運用:重力、重心之運用在於腿部,不是上身前傾;
三、著地:腳掌著地位置。
(前兩項請參照先前之說明)
之前以「前腳掌外側」先著地的說法,現在可以精確的說是蹠部旁的「四指後墊部」先觸碰著地;就是比較有肉的部位,或+「腳掌側至腳掌末之墊部」一起著地。
何以如此呢?除先天腿部構造如此,可以理解其功用:
一、四指後墊部的範圍比蹠部寬、大,具承受性;
二、與腳掌側至腳掌末之墊部呈直線整體,具大面積穩定負荷功能;
蹠部的做用在於著地、提起時輔助「四指後墊部」、「腳掌側至腳掌末之墊部」做整體動作;蹠部與「腳窩」兩者有適應不同地面時作為調節的功用。
.著地:四指後墊部先觸地,或+腳掌側至腳掌末之墊部一起著地(蹠部輔助);
.提起:重心轉換移動(在連續跑步下產生平行位移)+夾腿動作的肌力;既運用重力,又擺脫重力。

以上的說法,初學者必須以「赤足」執行學習!因為鞋子的包覆、包覆感及鞋墊在無意間限制了腳掌的活動,也干擾了腳掌觸覺知覺。所以初學者可以先赤腳對上述的說法做實際的辨正,來確認是否「果真如此」。確定無誤後,操作熟練再穿鞋;有了印象,即便穿鞋還是可以依要領執行。

現在,稍稍檢討書中一處問題。p.167:比較不同的腳掌落地位置。
這位博士的書,如同一盒拼圖,整組拼圖完備,卻如何也無法拼出盒上的圖。所以必須修正,將上述的三個關鍵套入書中調整。現在來看腳掌說明的問題:

一、羅博士分為腳跟、平足、前腳掌著地的說法,不如直接如同上述之分析腳掌的著地與提起的意義;甚至所謂的高、低及正常足弓的說法,都與跑步的核心意義無關:只需腳指、掌完整即可相同運用。
二、在圖最左側的「腳跟」處說法(由後向前滾動),就是將腳掌視為輪胎或圓的一部分之「弧度」,在提起時「滾動」。原本是正確的概念,他卻誤將眼光放在腳跟先著地,而做錯誤解讀(應更正為:提起時運用重力與腳掌的接觸面產生移動)。
三、圖中的「平足」處,若非蹠部或+腳窩處先著地;只要是「四指後墊部」或+「腳掌側至腳掌末之墊部」先著地都是正確的。
四、圖右之「前腳掌」處有「自然的內旋動作」一說,顯然錯誤。因為腳掌在著地前會自然地稍稍外旋,以利「四指後墊部」先著地。
圖中還有一些文字敘述說法,可說是充滿想像意味,所以沒有提到的部分可以不必理會(甚至都不必理會^^)。

整張圖最大的「破綻」就是其所描述的:先著地處在於「前腳掌外側」。也就是圖右中的「壓力途徑」那個白小圓圈的標示處;顯見只看著地前鞋子展示的情形,而做出的猜測(以為是個點,其實是蹠部旁的四指後墊部;從鞋子外觀根本無法得知裏面情形)。如果羅博士有親自赤腳跑步確認過,就不會這麼輕忽了。畢竟如果是集中在那個「點」,那壓力會有多大呀!

跑友們如果親身以赤腳嚐試,肯定可以明白以「四指後墊部」著地的意義了。羅博士之所以如此:
一、純看影片分析(看不到鞋內情況);
二、未親自赤腳確認其動作意義;
三、對腳掌著地的重要性毫無概念。

腳掌的觸感是掌握重力、重心的唯一知覺處。沒有這種知覺何來的運用力及經濟、有效地施力呢?

大概看過「油吐波」上的頂尖跑者影片,或者許績勝那個慢動作跑姿影片,都可以察覺是腳外側著地。但何以如此呢?卻必須以赤腳來嚐試,自然明白。從這點來看,赤足的謝團長引領的赤足風潮的確是功不可沒。不過,另一方面沒有羅博士將注意力放在腿部的姿勢跑法,也很難引起探究。

一本將跑步關鍵處都談到的書,卻無法達到學習目的;其中的種種曲折問題,相信深思者自有一番體悟。

最後,或許可以把跑步分為「跑動」及跑步:
.跑動:倒著跑或以個人習慣方式之跑法;
.跑步:使用一致性的步法來跑。
油吐波上的腳掌學習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IxrWqbGSIU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方才吃了十錦飯後再啃一小塊蒸地瓜,預計飯後一顆蘋果,原本要削時,發覺肚子挺飽的就作罷;也許之前還喝一碗十穀粥及吃些孔雀餅乾的關係使然…也或許是十錦是湯類的關係,總而言之,挺有食慾不復當年的感覺。

印象最深刻的是專科時,與西洋劍社學長王、楊一起在宿舍餐廳用餐,兩位學長都超過一百八十公分,兩人的碟子飯菜堆得像小山一樣,然後對著我說:咱們運動,就是要盡量吃!

當時的景像,現在想起來猶如昨日;當時經他倆一說,我也大吃特吃的,也挺能吃,體重才六十二公斤。

現在體重一直在七十公斤左右,食慾也不復以往。

想起過往實在是有趣極了。

雖然食量不復以往;有可能在於年齡上升的基礎代謝律變慢了,但一方面自己的規律作息及精神還有改善的空間,這些都影響著身體功能。

今天跑步狀況一樣不錯,但由於全程的速度不慢,最後左腿部仍有「麻」掉狀況:

一、過往姿勢尚未完全改正過來。

二、適應期。

三、末段穿鞋的關係。

用這三項來檢視的話,並無大礙;但未來是否能解決,有待時間揭曉。

目前的姿勢已經確定,只待熟練。

感謝神。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3 Mon 2014 20:40
  • 哀悼

汗水無數,訓練時咬緊牙根

身上的痠疼與心裏的苦楚

戰場上的緊張與勝負的難熬過程

這場辛勤,常在回憶中暗自心酸

一切努力完全白廢

但我的雙腿不停歇

精神仍在

在其它地方

展現心靈的尊嚴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颱風前後幾乎沒有人在冬山河跑步,昨天風大微雨地上濕漉,沿途處處是大、小蝸牛,邊跑著竟興起舊時道路的感受…

又是場時光倒返之感。

我很喜歡jennifer jeon演奏時的模樣:專注、純潔。所以天天都要聆聽,是安撫心靈的好療方。

轉換到冬山河進行每日跑步已一個月了,邁入了另一個里程:運動之心。

反省先前的跑步階段,多在姿勢上的確定;原以為掌握了跑步,不料多是場場幻境。

跑步這麼單純的動作,為什麼會耗費那麼時間,卻進展緩慢呢?

我想起了投籃動作。當年國一之時,球一到手就開始往籃框丟,用盡了各種投籃姿勢,直到從電視中見及NBA球星的投球方法後開始仿效。

由於喜愛籃球,整個投籃的動作就一直想方改善,從國中、五專、服役、大學以後,足足有十五年之久…這時間也算長吧?

經由近年來跑步動作的折騰,就更加的確信用心感覺身體的律動並調適之,實在是件不能大意之事。

原本認定的由擊劍腳步影響導致的跑步困難,目前也確信如此,但導因何在?卻仍難以明白。

幾個可能:

一、腳掌「推」進的動作影響。

二、久而久之的趨向身體一側導致的不協調影響雙腿的跑步平均肌肉運用。

由於習用腳掌推進導致的偏向動作,在跑步時也影響著雙腿平衡,於是造成左膝的錯誤感覺。

似乎找到了原因及改善方式,但此時右膝也在改善動作上給出反應。所以每日跑步時總是以最能「體會」身體運用的專注力來想方掌握一個正確的跑姿。

如同跑步該怎麼跑(姿勢跑法)一書作者言及的合理期盼:一個正確、不浪費力氣、不造成膝蓋負擔又能愈跑愈好的跑姿。

感謝神。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搬來五結後,我常怪罪這個地方。

把自己的錯誤先放在一旁然後怪東怪西的,是一種習慣;但除了歸責於它處而毫不反省,也不是本人的習慣。

我習於一種環境,就是方便每日運動的環境。搬來之初,一直往返羅東運動園…

學校、軍營是一直生活慣的地方,過去住羅東也有個羅東運動公園;但五結就不是了。

在近一個月前,才豁然開朗,把道路跑步移至冬山河…

真是可笑!

住了快十年才幡然省悟,真是愚蠢啊!

也許有個好藉口:田徑場是我發源地。^^

哈哈。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姿勢不鞋跑到「運動之心」,始終如一:奔跑吧!

更新階段:運動之心。

經過長時間長距離的跑步,所獲心得,越來越深!到底是年紀愈長的關係呢?還是真的有所獲得?就看接下來的成果是什麼了。

從姿勢不鞋跑至運動之心,途中心得:

一、老以為自己學會了「跑步」,卻只是在「學習中」。
二、人處於「身體」與「心靈」之間:光運動只能注意一邊;不運動也只注意一邊。身心之掌握,有賴心靈為之。
三、安全的跑步環境非常重要。

大約如此,補上近日寫的心得兩篇:
壹、
平時跑步的兩個要項:
一、安全、放心跑步的環境。也就是能讓心靈充分放鬆,不致於因過度干擾產生壓力的環境。
二、跑步時保持著「心」主導著「氣」的一個穩健狀態。假如氣主導著心志,就等於讓身體主導帶著走,心有如消失,一些意料之外問題恐怕都是這樣產生的。
至於,訓練呢?如果平日的跑步與「休養」能充分配合,精神與身體會擁有一股「元氣飽滿」之強壯感,這樣子就可以好好的訓練。假如平日沒有獲得這種「強而有力」的飽足感,訓練最好適可而止。
總而言之,安全放心的環境也是為了涵養心靈;心靈安寧而得以休復,身體也會有最佳的滋養。
當心志與身體的涵養到達一個良好狀態,心靈自然會意識到那股充分強勁的元氣飽足感;超負荷的訓練才有意義。
貳、
經由跑步運動所認識的四季:
一、夏天:測試身體對於熱的能力。假若無法在室溫35度左右經由電風扇的吹拂而感到舒適,卻必須仰賴冷氣,表示身體需要調整。調養作息,認真的規律每日跑步流汗、喝溫熱開水,持續下去就會改善。
二、秋天:經由夏天的調整與出汗,享受清爽舒適。
三、冬天:測試身體對於冷的能力。假若無法規律的在清晨或其它時間出外跑步,因而畏於冷,身體耐不住冷而感到無法抵抗,應該警覺注意。鼓起勇氣,忍耐的規律每日出外跑步,自然身體會產生熱來抵抗寒冷。
四、春天:經由冬日的忍耐後,享受舒服的氣溫。
兩個季節,提醒身體的狀態;兩個季節提供舒適與緩和。運動,培守「新陳代謝」的能力,身體維持正常的運作:夏日能耐熱,冬日不畏寒。
四季,並非單純的歲月更迭。在跑步運動的經驗之下,擁有善良的生命提醒價值。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這個標題裏的內涵深刻,但我不知道該怎麼下筆比較好…

或許,還沒到寫的時間吧!

暫擱。^^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海專西洋劍社學習運動時,常感到迷惑,不曉得運動時心該放置何處!

像是:為什麼要運動呢?運動是什麼意義?要如何面臨運動所帶來的種種或是正面或是負面之事呢?

於是,在面臨運動訓練的壓力及運動目的雙重質疑之下,以強行的方式要求心志堅定接受,一開始似乎受用(亦或年少血氣強盛?!^^),但往後(過了一段不少的時間)卻發覺有所侷限。如今,從孟子對於義理的說明,就可以得知古人早已面臨過、思考這個問題。此乃讀書之益也。

從孟子.公孫丑章句上得知:
曰:『有。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橈,不目逃;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撻之於市朝;不受於褐寬博,亦不受於萬乘之君;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孟施舍之所勇也,曰:『視不勝猶勝也。量敵而後進,慮勝而後會,是畏三軍者也。舍豈能為必勝哉?能無懼而已矣。』

北宮黝之養勇,以其刻意求強「阻」弱也,故以「固強」而為之;孟施舍之養勇,以「無懼」為之,故而能明其所懼而無懼。

孟施舍,知懼也,;北宮黝之強,強求而無知也。

我過去的運動心態,就如這兩者:亦強求且不懼也。但,於心何益?心,無所操持,終將走入盡頭或行至僵硬。

這就是過去一連串至今所獲得的寶貴經驗。我們的心,是人生命之重地,無可躲避。

接來由下段得知:
孟施舍似曾子,北宮黝似子夏。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賢;然而孟施舍守約也。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氣,又不如曾子之守約也。』

我們身心以勇為目的,不如以「義理」為目的:亦即訓練是有「心靈」意義的,而非盲然言勇矣!

所以「自反」,反省自己,卻「不縮」,亦即反省自己卻發現「不正」,就不應該執行;自反而正,就算是千萬人,我也向前行。這意思非常明白,運動的意義與目的是什麼呢?要時時拿捏於心,這樣子才不致於走向虛無。

所有人,尤其是運動員,總會面臨這般境地;即便是運動成績出色亦然。少有天賦極高者方能天生避免之。

接下來,把知言養氣章的相關要言做一簡單述明,在實踐之時,可遵循之,可反躬自省。

運動之本,在養心;養心即養氣也
 
心靈影響身體之重,可由「自律神經失調」之症明顯得出:一個人經由心靈扛負無形壓力造成的長期累積,使得身體產生各種如同真實生病症狀。
 
我對於孟子的「知言養氣章」在運動時的心志特別有感,於是嚐試說明如下:
 
心、志:好惡喜怒哀樂,由天給予之本然心。操則存,舍,則亡;出人無時,莫知其鄉。
氣:人之精神氣息。人之能使動(存心)或因被動(外物)受感之下所發之喜怒哀樂好惡也。
次:止也。更正為:隨之也。
蹶:跳也。更正為:快走也。
暴:亂也。
勿正心:勿「忘」也。
 
孟子.公孫丑章句上: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者,何也?」
 曰:「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
 「敢問夫子惡乎長?」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閒。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試譯:
志,乃領導精神氣息之主帥也;精神氣息,乃佈滿身體也。心志凝聚之處,精神氣息即止於是處,所以說:持守心志,不使精神氣息紊亂。
既然說:心志凝聚之處,精神氣息即止於是處。又說:持守心志,不使精神氣息紊亂,是什麼意思呢?
回答道:心志純一則主導著精神氣息,精神氣息純一則使動心志,就如同跳、快跑者,精神氣息都處在一種極端的狀態下,反而會干預著心志主導的能力。
請問夫子擅長那一樣呢?
回答道:我能明白義理,我善於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
請問:何謂浩然之氣呢?
用說的!不易也。形成如此之氣,至大至剛,以正直涵養就不會產生敗害,則天地之間充充滿滿,無所不在。形成如此之氣,應以公義與正道合之;倘不如此,就會敗弱,以致於失去。是由義滋長而生,非義由外偽裝而取代也。行止有悖於心,致不寧,則會萎弱枯亡。我因此才說:告子不知義,因為他把外在所表現出來「像義」的行徑,視為由心而發的真正義。必然要事奉心,卻不要妄自刻意作偽,心不妄自作偽,即是不要以虛假來代替真。
 
知言養氣章,以我個人理解,很適合做為運動的圭臬。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運動訓練,必然要耗盡身體與心力為之,那麼是否違悖孟子所說的:「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
 
可如此理解: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這意思很明顯:持守堂正本然之心志,不要亂了精神氣息。讓心志作主宰即可。
 
一、積極面:操則存,舍則亡。主動持志存心而平靜安穩(直養而無害;配義與道;集義所生者)。
二、消極面:無暴其氣。持守,不使其亂:守義、守敬、守靜篤(非義襲而取之;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以及消除外在干擾(例如我在傳藝路上受來往無禮之車輛攪擾與威脅,使得心神不寧無法安定跑步)。
 
運動,不應受外物而役(或己欲迷亂心志),以至於本末倒置。應以持志養心(存心),及去除外物干擾,則能培育出浩然之氣,流布身軀,滋養身心(身心良好互動)。
 
參閱:
楊伯峻.孟子譯注;
賴芳暉.毛奇齡之四書改錯研究。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練再練

家裏的鞋子都束諸高閣或置於一隅而遺忘

若人人照這樣做,鞋廠就要糟了!

近日反省:左腳的動作協調感較能確定,右腳則開始配合;左右腳輪流體驗、學習

倘若一日只跑個五公里左右,恐怕不會如今這般要求…

可見,學習必須立定志向,否則「淺嚐輒止」實在學不到什麼!凡事都要以此為慎。

突破的困難有幾個:

一、空間環境:傳藝路下午車輛極多,跑在路上車子從旁呼嘯,常感不悅!現在改由清晨兩趟共八公里,約四十五分完跑。跑步的環境對我有極大之影響,耗費了好多年適應在這個地方的跑步模式。而且跑在路上不如田徑場安舒。

二、心理狀態:慎念自己過去把神經用過度,如今以「持盈保泰」安穩自己,以「游刃有餘」為訓練根柢。吾友毓桓之運動模式極適合一般大眾共同參與,但我這類特殊人士則習於個人行動,故不強求而觀之。

當然,還有其他部份,就當做又一次反省、開始,漸入佳境。

感謝神。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海專的學長最愛說這句話了

當然,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我知道他們忍受過辛苦

所以,這話是一種鼓勵

那天豐態的順民也說了這句話…

我會跑去宜大看比賽,主要心中是帶著一股近情情卻的感受進去的,想的是現在的擊劍進展得如何美好…

站在那兒看了一會兒…

直到順民脫口而出:「不像我們早先那樣子」,才有些回神,但,我仍然帶著正面的心情

其實練西洋劍是一件辛苦之事。有位學妹說,為什麼要練得這麼辛苦呢?

當然,人是自由的,何謂辛苦?就看你自己選擇。

有些超馬好手,一跑就好幾天,跑上千公里;我想,他們也很快樂的。重要的是,我們眼睛看到了什麼,心靈體會到了什麼。

既然痛苦,就尋找痛苦的來源;既然要求快樂,就往快樂的方向去,但不要用失去思考的感覺來認定事物。

沒有人是天生就「想得好好的」然後把感覺捏在手裏服服貼貼;反而卻是在感受、思維中不斷的學習成長。

練西洋劍也是運動一個培養思維、練就體魄的美好處所,當你感到痛苦時:

發覺:你是一個活生生之人

思維:…………

這是一份獨一無二的感受,

西洋劍的選手,每一位都在包覆好的裝備中進行一場無形的「血腥格鬥」,惟有體認到這一點,才能稍稍把「辛苦」掛在嘴裏,然後小心翼翼的告訴自己:幸好平時訓練是辛苦地!^^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訓練應當展現出正面的效果,以體能回復狀況為依據。

依據經驗,良好的運動訓練與回復應有以下狀況:

一、睡眠飽足感

二、起床後神清氣爽

三、元氣沛然,全身氣勁十足

甚至在晨跑後沖洗休息畢會有氣力回湧之身心強健完足之欣悅感。

若沒有以上的感覺,則屬於未達良好訓練(也許仍算是維持訓練);若起床後覺疲勞,則又次之;不良狀態愈多,又次之;以警覺心,隨時作調整。

常有些人仍能耐住疲勞繼續運動,但這樣子長久下去仍不是辦法,應當以「回復」為著重點,方能施以良好訓練。

運動或人類的任何行動,都顯現出精神意涵,所以精神心靈的處境必加以慎重查覺,避免處於為外物所馭之本末倒置。

至於,什麼是本末倒置呢?這必須個人加以考查,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用外在來衡量也不一定看清楚某行為是否過頭,但個人卻對自己是最明瞭的。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凡動物皆能行動

然而之於人,行動卻是獨一無二的精神展現

心靈,意表人心之神聖之處

精神,意表人心之涵養力量

思維,意指人心之想像構思力

情緒,意指人心之主、被動感受狀態

心靈經由身體的展現,表達出它的意願,並且經由生活不斷地成長,古人曾正面看待此事: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一個人的表現,就是心靈的呈現,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有意義將自己演好。^^

本文心得先暫寫些許,待未來再補。

感謝神。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的認知能力仰賴思維及反省,亦須以經歷來嚐試增進認知能力
 
故而,先知先覺,後知後覺,皆能知覺也。
 
但,知而不覺亦或覺而不知就無所得了。
 
另一方面,不知不覺,也根本無所謂。
 
知而不覺:
 
以跑步為例,跑步體能極佳,身體很好(耐得住錯誤的磨損);卻不曉得跑步動作有多餘之處,甚至有不良姿勢。他「知」道跑步,卻沒有查「覺」須改進之處,這就是知而不覺了。
 
覺而不知:
 
查「覺」跑步有須改進之處,卻苦於不「知」如何改善;這就是覺而不知。

知與覺,是思維中效用於人的不斷前進過程。
 
我常認為,一個小小而簡單的跑步運動,若細細思考起來,就有很多學習的地方,這也是運動令人深刻之處,但往往大部份的人都會「知而不覺」,或知而「以為」覺,就失去了原本可以獲得的正確知識與寶貴的身體運作(用)地「成功」體驗了。
 
過去,我查覺跑步似乎沒有掌握到一個能永久效力的「肯定」姿勢,但由於專項並非跑步,又當時環境沒有如今這般對於跑姿有如同「姿勢跑法」這本書來學習,就錯過了一大段正確運動的時間了。
 
如今,我仍然推廌「跑步,該怎麼跑」這本書,再配合「赤腳」跑步學習的方式。因為,跑步的書籍眾多,但惟有這本書是真正針對跑姿做研究而給予澈底的分析與說明的,其他的書籍若脫離這本書的敘述,就會不足;超出這本書,就會犯下錯誤。
 
沒有一項運動像跑步這樣,就一個簡易的重覆動作要維持長期的時間,又人體骨骼的精密必須加以正確使用,所以第一步須把看似簡單的姿勢確實作好,並也要能夠「認知」道自己是否正確,這就是跑步的初學者該做的了。

雖說是關於跑步的初學,也可視為認知的一個基礎之「初學」,用於任何事物。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胡適先生曾說過:要怎麼收獲,先怎麼栽。

這實在是一句令人感動的話!小學時讀到這句話,雖然無法完全體會,卻能有一份良好的心情。

現在,經過歲月的進展,就更加有心得了,分析這句話:

一、必須了解栽的方式。

二、必須栽。

對於運動,我一直做著栽的持續動作,也針對運動方式做一些調整;近來常針對運動能力的提升問題做不斷的省思,可以說,胡適先生說得不錯,「怎麼」栽,是個重要問題。

我已然發覺一件事,運動是件「表象」之事,它的內涵在於「精神」,在於「元氣」;亦即,要有能力運動,必先精神元氣充沛不可!訓練多少,回復多少才有可能提升能力;若是運動多,回復少,則能力不會提升,甚至下降。

以往,花費很多身心力在於運動,現在,則要開始另一階段的學習:

一、如何回復疲勞?
二、如何平復心靈?
三、如何涵養性情?

這三項其實都作用在同一個身體、心靈,以之為運動的「前提」,沒有這些,沒有運動效果。

我常講那些由於天生條件在一個好性情下的良好運動展現,其所獲得的心得只是「心理」感受,並非清楚明白的「運動哲學」,最主要的還是在於單純說出「感覺」,其實對於「內涵」的理解並不清楚;運動哲學非得明明白白不可。

經前日上安平坑後,昨日右掌踝有些不適;不久前曾在左腳發生,現在是右腳,那也是理所當然的。(如我這般時常運動者,仍有運動傷痛的要忍受;那些不運動者,對於嚐試運動後的身體忍受就更加不易了。)

為什麼左腳掌不適呢?乃由於姿勢的關係。現在很明確地運動整條腿來形成一個跑步的體形,與過去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運動起來常有吃力、不協調感,現在則漸漸好轉了。先前調整左腳,現在左腳的動作改善了,自然右腳也要調整。而調整時,是會不舒服的。

目前的涵養作息為:

一、只喝水或花粉、蜂、蜂膠調配的水。
二、九點就寢。
三、規律。

上帝曾說:給你們祖先和子孫那流奶與蜜的地方享長壽。

所以,牛奶與蜂食品,擁有數千年的歷史了,是上帝賜予的,只要是不受污染的,就是好的補養食品;不使用其它的。

運動,最好的解釋,就是運動的背後,亦即運動來源才是第一重要與基礎,亦是運動精神發端!(換句話說,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必須知,而必掌握之。(這當中必提升「勇氣」與「積極」性來對抗堅持的生活中所面臨的挫折。)

感謝神。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晴

今年第二次上安平坑。近日來練習在腿肌酸疲與身上疲勞感之下,又顯現出停滯。

經一再思索,可能要使出最後的方式了:

一、不再喝茶、咖;只喝水。

二、九點準備就寢。

三、以一年時間切實執行。

看到列舉這三條,簡直就是學生時期的生活。

至於心靈的部份,只針對目前的工作與運動進行思慮,其他一切拋去;人生已無回頭路了。

我必須堅定於目前的事業而義無反顧,否則將被舉棋不定的情緒左右而失去自由。

昨日上平安坑,原本是毓桓不久前提到要來個兩趟,但因目前回復狀況仍然起伏不明,故並無意願;只是昨日突然有種「不得不去」的意念,於是在過晚起床下,吃個早餐後起跑,起跑時間約早上九點半左右…

一回想起來,就不自覺的想笑起來,我的心靈與我的肉體時常不一致:明明是身體與雙腿根本就沒什麼勁,心志卻顯得意氣飛揚!!

於是一路上坡索性就用走的,頂多稍微跑一下,到了天堂門口約3小時,總時程約5小時45分;看這時間才發覺比上次晚了36分,卻與上上次同樣時間,那一次並沒有用走的。可見上坡若沒有跑得很「勁」,其實和用走的差不多。

此次沿途竟然一再見到鷹在頭上盤旋,距離很近可以感受到鷹飛翔時的「凝重氣魄」,甚至還看到在懸崖邊一躍而下的俯衝姿,但只是須臾之間的一瞥!

下坡快至平地時,竟見著了兩隻猴子坐在路中央,正考慮要怎麼打招呼經過時,一溜煙就跑走了!

山林中的生物確實豐富數量繁多。

下山後至粉圓妹賖一碗粉圓外加杯木瓜牛奶,實在渴,只帶兩罐花粉蜂蜜水(加起來不到1500cc)。

回家中稍事整理休息後發覺高大哥當天馬拉松已經跑入3小時09分的實力了!內心有些驚訝,我一直覺得他頂多跑在3小時20分左右。可見他的潛藏實力遠不止如此,未來應當可以破三小時。

對於各種運動現象,並非沒有心得;高大哥的「休復」狀況肯定是極好的,否則不可能持續邁進的。

馬拉松其實算是個身體健康檢查,可以大致顯現一個人身體能力的先天情況與自我努力的後天行為表現,像高大哥這樣的人就擁有先天與後天能力;不似我這個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有所進展的人。

想想今天的安平坑,覺得上去得甚是有理,發現這條路線已經沒什麼懼怕感了,只要量力而為,每一步都當做有效訓練就很有意義與收獲了。

最有收獲的是:深感心靈沉澱與明晰。

感謝神。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05 Tue 2013 09:24
  • 休養

上上週末時吃了些冷盤,不料肚子不適又產生畏冷等症狀,直至前日才漸漸康復…

今清晨赤腳晨跑時始有力氣回復之感,前幾日因腸胃虛弱,體力也顯得蕩然無存,每每需花費近28分鐘跑完,今日20分半即跑完。

經那種沒力的跑,到體力回復後的跑,對於姿勢跑法又更進一步了:掌握腿步運用力量多寡與動作幅度。先前只能抓到某種感覺,現在已能確定該把握住什麼。

但,距離跑步的全身「順暢」感,尚有一段距離。(過去的跑步順暢感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姿勢上,可見錯誤的感覺是盲目的;必先以明智的原則開始,再將感覺納入漸漸形成合一)

感謝神。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涼好個春

今日天氣極佳,冰涼

昨日巧遇阿傑,邊跑邊聊,16公里(近五分速/公里)一下子就跑完了!

言及參與長時賽,阿傑說跑友有個跑步哲學…

對於跑步的思維,對運動的思維,在個人運動生涯至今一直沒有停過,省思不少…

此乃跑步哲學乎?

也就是,那是一個經由一個積極從事跑步運動,並且從中得到熱愛與良好回饋的一份「心情」;與經由反省深思得出其中普遍性、本質的意義,此中有所差異乎?是否缺少經由「反省」而出的本質理解?

一分良好的心情,是可以從各種地方獲得的:例如爬山、游泳、旅遊、娛樂。但從跑步中可以獲得什麼呢?無非經由時間,經由反省。

一個人因著先天條件,例如身體健康、睡眠好,回復力足,或者因著個人喜好而能悠游於跑步路線中自得其樂,在一種「輕鬆自然」的狀態下,又能造就了一個不錯的體力與習慣,在這些自我條件充足下產生的情感性心得,是一分良好的跑步結果。

跑步哲學(或運動哲學)應如下:

一、什麼是跑步(運動)?
二、為什麼跑步(運動)?
三、怎麼跑步(運動)?

上述三項,每一項都有其論述,而且能給予任何「人」普遍有效的說明。


「跑步生活化」這句口號有一個重要的啟發:融入生活。然,跑步進入生活中的意義是什麼,須深刻地描述出,始有所得。

諸如此類問題,對於一般人來說並不重要,也看不出差別在那兒,唯有深思才能察覺;阻礙與促進,在運動中的研究一直屬於選手,以致於不被認為有「平常人」的需要。

這意思是,所有人都能進行的跑步動作,其實和選手一樣,擁有深刻地內容。

形式方面應包含:

一、正確跑姿
二、規律
三、速度與距離
四、形式在心靈的相互影響,亦即心理作用

說到這兒就愈來愈抽象了…總而言之,一種個人式的經驗語言,未探討「跑步」來源的種種,就將一個成功的「結果」當成是來源…與「普遍性」有效意義有別。

跑者對於「知」的追求與理解,即是進入運動哲學。

願上帝帶領,願上帝福佑^^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晴雨

前些日團長來宜蘭,但因些事無法相陪,又身有傷無法與會跑步,故而幾日前就在思考是否年初一赤腳跑安平坑。

可惜,幾日來仍沒有飽足元氣之感,又今日一早雙腿疲勞,於是只有赤腳四公里…

接近中午時,心思一動,把安平坑當作「羅東運動公園田徑場」般的心情,就有帶著平常心上山的念頭…

於是,立下決定就出發了!

剛上山時疲勞感又來襲,也覺雙腿疲勞無力,回復力真差!

仍然勉力放鬆為之,前六分之一路途時仍有陽光,前進至五分之一處時開始下雨,愈往上愈冷,而且心生膽卻!

直至中途半陡斜坡時,仍然感到要鼓起意志來奮力前行,待跑到廢場區時才稍感心安,途中有一處塌下來…

含休息後起跑約三個小時整,一路下坡就比上坡快,約花費2小時9分,全程五小時九分!

今日完全以姿勢跑法完成,由於天冷,只喝一瓶蜂蜜花粉水、一塊全麥吐司,左腿膝直到快達下坡終點時才有些微因姿勢亂掉後的不適感,至平地後就完全解除了!

一路上可見得小野雞、幾隻猴子,猴子有見到肥胖的,也有較瘦的。

今天得見姿勢跑法之功,跑完到現在只有些許疲勞酸感而已,其實不大累,腿也只有些微負擔感而已!

哈利路亞!感謝神!^^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晴冰

所謂的康復,指的是十年前的「難事」,一連串的生活品嚐與學習,大概可以在今年做個了結;因為心智已經有足夠的提升,心靈也能安穩起來了。

身體與心靈是人現況不可分的,它們相互作用影響,兩者都必須照顧得符貼;但惟心靈是主要。

今日冬山河沿岸16公里,計約85分33秒,平均每公里5分21秒。

目前跑步的整體身心動作已經有一個學習雛型,今日是第一次光只用「姿勢」不靠刻意使力與速度要求(就是僅僅維持姿勢與韻律感),有一種簡單輕易完成的感受;只有左腳底板還在生肌成長中。

也就是說,接下來應該可以從如今之基礎,慢慢累積成長,最後在速度上要求;總而言之,仍不敢掉以輕心。

練習一個看起來簡單的跑步動作,卻要耗費這麼大的心思與時間,最主要在於整個已經定型的跑步動作與概念已行之有年,利用「姿勢不鞋跑」來進行調整改善;不僅只是動作而已,尚包含整個心靈的長足進展,就沒那麼簡單了。

還有環境的適應…

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仍是聖經裏的那一句話:要溫馴如鴿,靈巧像蛇!

感謝神!哈利路亞!^^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02 Wed 2013 21:44
  • 品嚐

天晴

冬山河沿岸16km,計約87分,平均每公里5分26秒。

前天約83分跑完,算是近來最快的。

這十年來,算是一場品嚐;以前我認為當兵辛苦,如今則是時常細細的品嚐苦滋味。

人生之苦,是眾人避之惟恐不及的;但因緣際會,卻一再不由自主的拿來當淬練,愈是辛苦,愈是想逃離,卻足陷其中動彈不得,這實在非己所願呀!

苦滋味是這樣的,一開始苦到心頭,這段時間是無藥可醫的,只能沉靜等待;到了一段時間過後,漸漸舒解,頭腦開始清晰時就可以思考其中原委,最終即能擁有解決的行動力。

上述是正常情況下反應,如果苦到爬不起來,就完蛋了,必須一段長時間的回復期,時間就都浪費掉了。

而這就是所有人都必須學習的功課,只是,有些人天生適應得好,或早早就習得調適;鄙人算是最差的了。

今天是2013年元月2日,本來在1日時要寫些近來心得,但跨年夜晚睡,昨日也沒什麼心思能動筆…

方才又嚐了些酸苦味,就實在不能不記錄下來…

願上帝引導,不再重蹈覆轍。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