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由於個人的思維探索,對於大學一書裏的文章懷有理解動機,近來更加確認,想用更簡明的文字來敘述:

物格而後知致:

物格:物,乃有本末;格,即匡正。第一起心動念就是「匡正」對物的認知。

知致:如何匡正呢?在起心思維時,「知」即來臨(致)也:尋物之本末來判別,則能明「知」。

知致而後意誠:

意誠:明白本末之理,就能「選擇」去偽(捨本逐末)而真誠(本)。

意誠而後心正:

心正:意念誠而久之,心靈即能歸正。物格之「匡正」即心靈藉由「知致、意誠」來面對「外物」,培養身處世界之「正心」。

心正而後身修:

以下自明。

由於朱子以「即物窮理」之說,又多些了說法,但仍不離「本末」,所以朱子之見解就當做補充即可。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知「本末」,即能知,也是知的惟一要項。

以跑步或運動來說,身體的元氣,即是本;身體運動即是末。又以表現來說,成績是末,運動與其技術、回復是本。
當一個人在做運動之時,能夠「匡正」對於運動的概念,以精神性靈元氣為本,用持盈保泰的涵養來訓練,呈現一個有意義的運動;這樣子的意念能讓人真誠的實施,久而久之則能培養出正確的信念(心正),身體自然得到好的運動修為,即運動家精神(身修)。

實際情況有二,但道理是一樣的:
一、年青運動員有年青的本錢,直接往成績追求(末端強練,一如我),但發覺愈追求愈窮(忘了顧本,盡往末端尋;但也有明智者能兼護保全),仍要返本究源。
二、有些運動員天生就有一個好的回復體能,以及一個天生的好睡眠品質,他可能在運動界中有好的表現與帶領,就跳過了「格、致、誠、正」(他以為是自己做對了某些行為(末)而得來良好體能,但其實是良好的回復力,即好品質的睡眠及回復力(本)讓他的運動能力向前推展),也不代表他永遠不會面臨這個問題(知所本末,面對根本的問題:元氣的來源)。

總而言之,面對困難,則從「物格」開始完成「身修」,然後再進一步,循序漸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scrime 的頭像
    escrime

    Escrime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