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超(英文名:George K.C. Yeh,1904年10月20日-1981年11月20日),原名崇智,字公超,後以字行,祖籍浙江餘姚,廣東番禺人,生於江西九江。中國學者暨外交家,新月派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暨南大學、西南聯大外文系主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外文系教授,中華民國外交部長(1950年-1956年)、駐美大使(1956年-1961年)、總統府資政。(錄自維基)

數年前,我發覺常在過去的新聞媒體報章資料及其他文章見到「葉公超」這個名字,於是好奇此人有什麼特殊之處,就在網路上查閱其人其事,在有限的資料之中粗略的瀏灠其一生,讀罷令人五中有感。

今次則是想及其語文之能力,不知是否有著作於世,在網路書店中搜尋,卻寥寥無幾,一本「葉公超散文集」在拍賣市場竟要價400元,卻已是近三十年前出版的了。

我想,民國人物,只有少數人念記吧?

近日於他鄉一遊,一友人嚐言其成長過程家道中落,於是在那青澀敏感歲月,特別覺有雙手空然之虛畏貧感,於是認真追求而有現今之不虞生活。

回到葉先生,

葉公超文才高而心智靈捷,在求學歸國後任教、與友人合作出刊物都有聲有色,但脾性不束,雖娶了佳人卻少了珍惜;在那個動亂時代,於國民政府來臺後任外交部,也因為性格耿介,難以獲上熟悉,終至手腳漸縛;臨終時,親人都不在身旁。

我個人活到這個年紀,常覺得生活中的困難,在於錯誤的感受與不當的行為。

錯誤的感受:未以當前之美而美之;未以當前之惡而惡之。美的東西,卻不知其美;惡的東西,卻不知其惡。

不當的行為:行為在無知之中,而不是在理性的遵循之下。

吾友人,在面臨家庭中衰之時,能有敏銳感覺而向上振發!然,處於有所獲之目下,卻僅能言及職場上之虛華錯誤並隨波逐流,其過往之努力邁進已在「求得」之後蕩然無存。

當時痛苦之「貧無」感,卻使其振發有富足;但其現下之看似「富足」,卻因安逸而虛無…嘆哉…

人之在於貧、在於富,存心特別重要!心靈富裕才是富裕不是?

葉公超先生才高八斗,一生名聞國際,人人喜愛,但為國家努力一輩子卻沒有幸福於家庭,這就應了「大學」裏所說的:齊家治國平天下了。

人應當愛惜他的心靈,擴及他的人生,而非追求外在的物質來填補人生(或者忽略了人);但人容易本末倒置,激昂或冷落的過完一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scrime 的頭像
    escrime

    Escrime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