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萬金石結束後返宜蘭,鴻堅開車,有阿忠與維慶

大夥閒聊,鴻堅語及馬拉松時間,不甚合意

然而,我們終究非專務於此項工作,參與並完成才是最重要之事

於是嘉勉其已是箇中好手了,不必在心情上有不當之看法

又語及阿忠,冀其嚐試參與全程,其腳程非怠,可經驗體會!

曾試約,差距於若干分鐘內則其允諾參與全程,然卻難願矣…

阿忠說:你這樣子恐怕是黑白練,有時操過頭了…

可事實並非如此啊!

一個運動員,運動的人或選手,是難能可貴的,這尤其為運動員所能真切的理解

一個運動選手,必須有充足辛苦的鍛鍊,才能與對手一較高下,場上看到的就是真功夫與平日的訓練

然而,真的有練就有了嗎?

這卻不盡然;不有「事倍功半」之說?

事實也正如此,訓練講究的是:

一、運動處方

二、有效的技術

這兩者都是外在的,內裏卻是一個人的身體與心理素質,如:

一、身體素質:身形、器官功能、肌肉組成、神經的穩定性、

二、心理素質

這兩者又交相互動著…

大學時的一個早逝的標槍選手學弟,曾告訴我,教練要求他休息,因為訓練過後心跳卻沒有降下來,身體的回復不足;這也就是身體配合訓練的重要性。

有時心理也干擾著運動表現,最常發生的就是焦慮了。

所以,不能簡單的說訓練無效,而是身體的吸收與心理的合適必要配合得恰當才有機會完成一個辛苦的訓練,於是,運動員就更加的知道運動員的可貴。因為,這些並不簡單。

以我個人來說,睡眠佔了很大的因素,專四那年我的體能正強盛時期,每日專務於運動,辛勤訓練,卻發覺睡眠有了問題,於是訓練過後的吸收與回復就愈來愈差,體能的維持就江河日下,直至今日;而近年來由於參與馬拉松,就試著用這個來調整體能。睡眠的不適,已稍能接受,些微有改善,但訓練的效果不佳是事實,加以心理又多有干擾,卻從未放棄過。

是以阿忠所言是未考慮到一個人的內、外在因素的整合。單憑訓練,就能造就一個運動員、選手,那麼「運動心理學」就可關門了,「運動生理學」也可關門了。

更何況方發生的摔車事件,也素為跑友所知,身體上的傷與復原情況,加以訓練情況都呈擺在前,卻仍有單純的批評:訓練有誤…

唉…這個誤,真是誤會啊!

然,運動原為個人所事,吾自其中吸收個人體驗,原與外人無關,而有些有效益合理的訊息,吾亦樂於提供他人,卻都是合情合理之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scrime 的頭像
    escrime

    Escrime

    escri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